close

母親節的週末,在中時看了黃麗如小姐寫的"旅行何必比省"。 頗有感而發。

 
旅行/放鬆,不管驅動你踏上旅途的是放鬆還是什麼動機,其實都是很主觀的甚至私密的旅程*。旅行其實是絕佳的機會認識自己。雖説想認識自己也 不一定要出門,不過,由於旅行是一趟很專注自己想要什麼的歷 程,所以,認識自己的機率與時間也相對大一些。

省錢,省之有道。這一篇的重點提出了,不跟勞動者殺價,倒 是頗值得放在心上。(由於個人還沒去過需要有勞動者幫忙 的地區如印度或偏遠的中國地區..去的地方,都是我被勞動....走路 或公共交通工具...) 其他的若真要談,好像也是一個人一個人調,個人有個人的想 法:有的人出門帶台灣泡麵省錢,有的人住便宜旅社省錢, 不同年紀不同的需求,實在也沒有能置啄的餘地。不過,倒 是建議可以自己想想省這個錢背後有沒有更強烈的理由去支 援,而不是只有落得回程後說嘴:林背這次只花多少錢,或 是XX小時遊台一週之類的嘴砲。又不是遊街,這麼快的環 台一週得到是只有嘴砲的快感之外,我想不到身心還有哪裡得到 紓解?

拍照也是一絕。這年頭傻瓜相機氾濫之於,隨著單眼相機的精 進,出門看到大砲也越來越多了。只不過,在拍完數千張照 片之於,是否可以問問自己,這次你看到了什麼?這麼多的 名勝風景,看完以後到底留下了什麼?這裡不是要什麼政治 正確的答案或是大學聯考的長篇大論,或是meet the fucker那種CIA岳父拷問未來女婿的答案。個人聽過較極端的大概是英國哲學才子-艾倫狄波頓在他的”旅行的藝術”一書中倡議大家用畫畫來為風景爭取一點時間,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即便是慢動作如畫畫,重點也不是畫的好不好,而是看得到了什麼?會拍照的未嘗不能用景深等特技回答。不過要小心掉入陷阱而回答不出這個簡單的問題:你到底看到了什麼?在同樣的地區,今天的你看到的,跟明天的你看到的,是一樣的嗎? 如果可以再從你自己的答案去看到你自己。今天這個好/不好 的行程,代表了你是一個喜歡/不喜歡XX的人。如果答案只是 這樣也未嘗不是值回票價的旅程。

我是一個會省飯店錢去吃好點的人。但是可以理解有睡眠困難的人,睡不飽,不只旅行品質打折,健康受影響,起摩子不好,搞得天怒人怨的。也失了出門的本意。

說到吃好點的,我的標準並不是很高,只是不了解泡麵遠渡重 洋的好處而已。歐洲的路邊攤1-2歐元就吃得很開心了, 換算台幣也沒破100*。這樣一點也不奢華,卻讓你溶入 當地,台灣擺脫第三世界也不短的時間了,在台灣一餐有時 候都不只100了,為什麼出國卻要吃的跟難民一樣?如果你愛 吃泡麵,那沒話說。

*比利時的煎餅只要1.x歐元;柏林街上的熱狗或當地土耳 其移民的帶餅也不貴(都是一兩歐就可以打發),還比台灣道地,為什麼不試試?阿姆 斯特丹街上的生魚小吃更是讓我一個接一個。不知道吃什麼? 到當地的傳統市場或是超級市場買個水果,或是嚐嚐當地 特產充飢也很讚啊~ 在荷蘭的超市,我就很興奮的嘗試做了當年在柏林街頭吃到的 馬札羅拉起士+蕃茄的版本。在英國讀書時沒有當地人的室 友,很多美食的發掘就是這樣嘗試來的。至於升級版的當地 特產,就隨人心意了。歐洲沿海岸夏季盛產的淡菜(比利時 /法國都有),法國人愛的生牛肉-韃旦牛肉或是號稱世界 第一的日本和牛(這個倒沒有試,我怕狂牛 )。也許花大錢吃了你覺得普普,但這何嘗不 是一個方式讓你深刻發覺你跟歪果仁差異的不是只是外貌而 已,還有飲食上的不同。而飲食很大部分的時候是跟文化有 關的。蘭嶼的原住民對飛魚季的諸多想法與禁忌,透露出她 們與天地的關係。你的呢?台灣人的呢?美國人的呢?日本 人的呢….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,每個民族也有不同的認知。用食物知 道這些差異?算不算無價呢?老師課堂上教不到,千里迢迢 坐飛機去了,如果只是拍了大家都拍的到的相片,到了大家 都去了的地方,吃了台灣帶去的泡麵….這樣的行程,有沒有辜 負當地的特殊性?我不知道,你自己回答。旅行了幾次,我習慣了把壞的經驗也欣然接受。吃到不好吃的,住到不好的,當作發現自己的個性/極限,也是很寶貴的。記得第一次到歐洲,在淡季(2月),哪裡的hostal青年旅社都是空,跟第二次夏天旺季去差很大。被hostal隨意安排。甚至男女不拘,但是都ok,不要打呼就好。大部分的時候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,就是看。記得旅程裡認識了台灣來的一對姊弟...很可惜那時以為會同一航廈降落所以沒留連絡方式。還有因為同樣愛看書認識一個加拿大女生,因為拍照的愛好跟一個美國女生一起半日遊。在阿姆斯特丹認識了一對從挪威來的女生朋友...很年輕,對她們來說,夏天的歐遊是一種人生的放縱,因為歐陸的生活費比北歐便宜,所以過得開心。不像我們亞洲人經常以苦行的心態在看歐遊。我並沒有很多資本,只是懂得取捨。住我不挑,吃也不挑,還有哪裡不能去?2009是航空業的低潮,很高興當時有在票價低時,再訪歐洲,夏天的歐洲真的跟冬天不一樣。而且托最近氣候不穩的福,居然氣候宜人,我還在那邊買個外套應急....這種天氣下的歐遊給我很美好的印象。下次再去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了。hostal是有年紀限制的....

至於講了那麼多次的”認識自己”到底有什麼意義:協助你了 解自己與別人的不同,就不至於遇到外星人時會生大氣了。 冷靜下來,你會看到大家都是穿著太空裝的地球人。哈哈哈。

歐遊旅行時住的青年旅社真的很推薦。本來也是擔心,邊定旅 館一邊怨嘆台幣的不值錢~ 但是實際住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,可以更認識朋友,雖然難免遇到打呼的…. 不過,還是值得的。

以上的想法給大家參考,焦慮式的到此一遊的旅遊,帶來的只 有更多的疲憊。讓人載著你跑的套裝旅行也不見得更輕便。旅行 的意義是什麼,就由你自己來定義。

 

在肚子餓的狀況嚇,在阿姆絲特丹一時失去理智的買了一堆食物,邊買還邊合理化:晚餐吃不完還可以當明天早餐. 午餐. 晚餐.....

*一個人出發的旅程還容易惹來異樣眼光....

同場加映-
ps 何謂背包客; http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t=88705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andacx 的頭像
    amandacx

    黑書 Black Book

    amandac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