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幾年前定心往身心靈走後,從諮商/讀書會開始,今年算是扎扎實實的以大小研討會/書籍/讀書會/課程 一路走來。

本來上半年已經要出發德國去學羅夫了,不過,種種考量後,先放下。因緣際會參加了台東大學辦的身心靈國際研討會。

去了後,發現,在身心學somatic的領域,大部分還是著重在身體的伸展連結,對應到心理或靈魂的部分,似乎都沒有''身心合一''講的多。不是在說活動不好,純粹跟我個人想了解的不同而已。必須強調的是,這個研討會打開了我的眼界,不論是bmc還是contiumm都讓我受益良多,前者促進我對動作movement的解剖學了解。後者有一種哲學般性靈的導引,很了不起,擴展了我與身體的認知,每年定期4月底5月初舉辦,明年有時間還想再去。

七月中隨手拿到愛的序位後,想定心看,沒想到這一本這麼容易入眼。愛的序位其實是實務操作課程的紙本還原紀錄,以前這種書我是看不下去的(恩,記憶中有兩本的紀錄書都看不下去)。今次居然可以看得下去,實在是伯特海寧格的東西太有意思了。他處理的,正是我想了解的。


如果說  身心的最大象限是中醫;心靈最大象限是心理學,那這個領域可以更具體定位在伯特海寧格所發展的家族排列。

圖片出處 舊封面 已絕版,別怕,還有新的      

圖片出處

 

我想會讀的下去,一開頭的幾段文字是關鍵,他具體說出我這陣子心靈潛航的心得:唯有 心無所求無所畏懼, 才能看到真正的真實,並與之和平共處 (p4-5) 。

近來的探索發現,當真理被個人的慾望所矇蔽,或是害怕面對自己,這些都會阻礙我們面對真正的真實,我們所自處的,其實是一個我們建造,或投射的世界(當下的力量講很多這種情形),投射所建造的世界跟真實一點關係都沒有。舉例來說,單戀、曖昧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,被慾望遮蔽的情況。曖昧,最難承認的跟最靠近真實的解答,其實是單戀。如果當事人肯承認單戀還好辦,但是因為個人私慾矇蔽,當事人經常會找很多的''證據''來說服自己或他人,自己活在一種曖昧的世界。我進出過很多次,也喜歡拖著朋友講,也曾被迫陪朋友走過--徹夜長談@@);當事人常見的就是鬼打牆的不只對自己洗腦,還要找見證人確認。這些鬼打牆的內容都在營造一種幻象,也離真相越來越遠。


害怕面對自己也很常見,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的自己/面具,不止活在外面,也活在裡面。誰願意接受或承認自己原來比自己想像的還差/糟?其實,會這樣想,是因為批判跑出來的緣故。如果自己可以放下批判,單單只是看到,接受,就無所謂的糟或差。包容,就因此而延生。

真相/實,就大多埋在這些問題之後。 

若是願意看到,一次一次的,不止衝突變少,還可以增加靈魂的厚度。

 

有鑑於個人的經驗,我深信家族動力對個人影響的無明與深遠。家族排列讓我深覺得是一個找到目前有些顯而未解或不解的莫名/無明問題的解答。很期待。


台灣目前有官方機構,家族排列有公益講座課程在開;也有跨足到組織排列的。

目前比較吸引我注意的是:家族排列公益坊 九月,帶領的林一凡老師也是台灣海寧格機構的學生。其他以後陸續再補。

 

這篇本是看書心得,後續心得會慢慢的再分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andacx 的頭像
    amandacx

    黑書 Black Book

    amandac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